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问答> 正文

复兴社十三太保其他成员

复兴社十三太保是指蒋介石成立的中华民族复兴社的十三位骨干成员。这些成员包括:

复兴社十三太保其他成员

1. 刘健群:原名怀珍,字席儒,贵州遵义人(一说江西吉安人,南京中央军校政治部中将主任)。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肄业。早年知遇于何应钦,曾任黔军军法处长、军需处长。1933年3月,刘健群到北平组织复兴社,张学良下野后,何应钦继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蒋介石认为是他控制华北地区的时机到了,即以抗日为名,极力准备控制华北地区的一套统治机器。随即派刘健群到北平,秘密组织复兴社。1935年10月,刘健群担任复兴社的书记长。1938年1月,国民党复兴社头目康泽、刘健群在两党关系委员会上公然鼓吹“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攻击八路军在华北是“游而不击”。1943年夏,刘健群重返政坛,出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和三青团中央干事。1947年5月,刘健群被聘为南京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1948年当选“立法院”副院长,一度代理院长职务。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72年因心脏病卒于台北。终年70岁。刘健群曾著有《如何抗日救国》、《复兴中国革命之路》等书。

2. 贺衷寒:湖南岳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与蒋先云、陈赓并称黄埔三杰,曾筹组孙文主义学会并担任黄埔同学会书记长,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报系统,被称为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抗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政治部秘书长,1950年于台湾接任交通部长,1954年辞职,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1961年后,任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1972年去世。

3. 邓文仪:湖南醴陵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8年后任蒋介石侍从秘书;抗战期间,任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训练团政治部主任和政治总教官,成都中央军校政治部中将主任兼军校特别党部书记长,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务委员;1949年到台湾后,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行政院”内务部政务次长等职;晚年积极筹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并担任会长,主张和平统一中国;1990年曾秘密回到祖国大陆,与邓小平、徐向前、江泽民亲切会面,1998年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

4. 康泽:字兆民,四川安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同时也是三民主义青年团三位创始人之一(另外二人为刘健群、陈立夫),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名字也是由他建议而被采纳的,其受蒋中正之宠信可见一斑。康泽曾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毕业,但不认同马列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回国后不久建议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采用俄国保卫局制度(格别乌),保护政权。初在南京国军总部任侍从副官,中原大战结束后,1931年经蒋批准成立南昌行营别动总队,康泽任少将总队长,在江西剿共时期为蒋所重用。在红军长征之际,蒋派薛岳率中央军追剿红军进入川、康、贵、滇地区,每个县都有康泽的别动总队,以之监视地方共产党与左派分子,作用极大。1948年襄樊战役中,襄阳城破,康泽被俘。康泽受共党改造13年后出狱,并被安排在中共全国政协委员会任文史专员。

5. 桂永清:字率真,国民党将领,江西省贵溪县鹰潭镇(今鹰潭市)楼底桂家村人。信仰三民主义,曾经在国步兵专门学校留过学,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任师长、军长、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

6. 酆悌:湖南湘阴人,早年就读于湘阴师范中学。1924年,酆悌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陈赓、左权、曾扩情等人是同学,在同乡宋希濂介绍下,加入国民党,成为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

7. 郑介民:参与了复兴社的创立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员,例如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

以上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具体细节可能存在差异。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官方档案。